为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我院广大青年学子明确成长目标、激发奋进动力,10月27日晚,我院在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办2024-2025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分享会。


工学院22物联网2班徐睿,他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为核心主题,分享了从班级第四逆袭至连续四学期专业第一的蜕变历程。他详述了科研竞赛“大一着手、大二沉淀、大三收获”的黄金时间规划,拆解了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软著撰写的入门技巧,更分享了在学生工作中统筹协调、在志愿服务中践行担当的宝贵经验,传递了“以理想为帆、以奋斗为桨、以创新为刃”的青春信念。


随后,商学院22投资学班的郑凯恒同学以“敬我不能,尽我所能”为成长信条,从学习、实践、学生工作、志愿服务四大板块展开分享。他指出大学学习应跳出“跟风式选择”,找准自身需求与方向,强调基础学科对后续学习的支撑价值,推荐了电子笔记整理等实用学习方法;在实践方面,他倡导“精而不杂”,建议通过完整项目积累落地能力,平衡好学业与实践的关系;谈及学生工作,他分享了“明确目标、做好规划、团队协作、坚守初心”的平衡之道,鼓励大家在服务他人中提升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软技能;在志愿服务中,他强调要以真诚奉献之心,走出“象牙塔”感知社会温度,锤炼责任担当。


最后,文旅学院22服装1班张逸飞以服装专业特有的“量体、选料、裁剪、缝制”为喻,串联起完整的成长轨迹。思想淬炼是为人生“量体定版”,她分享了从内向拘谨到主动突破的转变,鼓励同学们通过脱敏练习、小事积累建立自信;学业深耕是“织就学识锦缎”,她强调学业是一切探索的基石,建议大家跳出课堂局限,利用线上资源与行业动态拓展认知边界;科研创新是“淬炼独特工艺”,她以自身外观专利和论文发表经历,说明创新可从细节尝试与跨界学习起步;实践奉献是“赋予作品温度”,她讲述了暑期支教与企业实习的感悟,诠释了设计“好看更要好用”、实践“知行合一”的深刻内涵。
三位分享者毫无保留地分享实用技巧,从打破赛事信息差、高效利用学习资源,到平衡多任务的时间管理方法,再到科研实践中的入门路径,用真实案例与经验为现场的同学答疑解惑。

此次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分享会搭建了优秀学子与广大同学的交流桥梁,既传递了可借鉴的成长经验,更点燃了同学们的奋斗热情。参会的同学纷纷表示,将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在青春的赛道上脚踏实地、奋力奔跑,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团委、学生工作处/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