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十三五规划
时间:2018年09月21日 14:30 已浏览:

 

一、发展基础

(一)“十二五”任期目标完成情况

1、学院“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院理事会的具体指导下,在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各项事业发展良好,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依据《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办学规模指标未完成,专业建设指标基本完成,师资队伍发展指标基本完成,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指标完成,办学条件指标完成情况较差,人才培养指标完成。(具体见下表)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项目  

现状  

2015年  

完成情况  

办学规模  

在校本科生数(人)  

7092  

8000  

未完成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  

专业数  

23  

26  

完成  

专业数(含专业方向)  

28  

32  

完成  

独立授予学位专业数  

26  

完成  

特色专业  

省级以上  

1  

未完成  

校级  

2  

完成  

院级  

5  

完成  

精品课程  

(门)  

省级以上  

1  

未完成  

校级  

2  

完成  

院级  

5  

完成  

精品教材  

(部)  

省级以上  

0-1  

完成  

校级  

1-2  

完成  

院级  

3  

完成  

院级教学实验中心  

29  

32  

完成  

院外教学实习基地  

50  

55  

完成  

自编教材  

师资队伍  

母体借用  

389  

460  

完成  

学院编制教师  

0  

0  

0  

社会聘任  

28  

40  

完成  

具有研究生学历  

教师比例(%)   

51.8  

55  

完成  

具有高级职称  

教师比例(%)   

41.68  

40  

完成  

生师比  

17.65  

17.5  

完成  

科学研究与  

社会服务  

市级以上刊物论文数  

38  

45  

完成  

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  

7  

完成  

横向科研项目  

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  

学生课外科技队伍人数  

150  

180  

完成  

科技活动经费( ∕年)  

与地方或企业共建的  

创就业平台  

10  

完成  

办学条件  

校园面积(亩)  

土地证和规划许可证(亩)  

580  

700  

未完成  

占地总面积(m2

生均占地面积(m2

386665  

54.36  

达标  

未完成  

宿舍总面积(m2

生均宿舍面积(m2

88485  

12.44  

107835  

13.5  

未完成  

教学行政用房(m2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m2

84463  

11.87  

105000  

13  

未完成  

教学科研固定资产值(万元)  

生均教学科研固定资产值(元)  

3973.49  

5596  

6000  

7500  

未完成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所占比例(%)  

3%  

10%  

完成  

图书总数(万册)  

生均图书(册)  

38.73万  

54.4  

64万  

80  

完成  

生均年进书量(册)  

4.35  

4.4  

完成  

人才培养  

毕业率(%)  

97.95  

98  

完成  

学位授予率(%)  

83.52  

82  

完成  

教研项目  

省级以上  

校级  

国际合作  

交流项目  

年出国(境)  

学生数  

80  

120  

完成  

年招留学  

生数  

考研录取数  

20  

80-100  

完成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96.5  

97%  

完成  

2、指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办学规模指标未完成,主要原因在于原投资方未能按生均要求提供必要的办学基础条件,导致普高招生计划多年未增加,未能实现“十二五”规划8000人招生规模。  

专业建设部分指标未完成,主要原因在于学院的自有核心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且教学任务繁重,学术骨干力量匮乏。  

办学条件指标基本未完成,主要原因在于因学院投资方变更,导致学院资产过户工作进展缓慢,原投资方提供的支持不足,建设资金未到位。  

(二)“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1、办学定位逐步明确,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办学定位在探索中逐步明晰。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着昆山和苏州的经济建设,以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为目标,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坚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新建实训楼1座,装修改善学生餐厅1座,新改造了教工食堂,分步实施了校园信息化系统建设、设施仪器更新、基建改造工程等;图书馆藏图书资源日渐丰富,在与苏大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同时,自建数据库,随书光盘入库总量超过一万张;工科创新实验室和应用文科类专业的综合实训平台正在建设中;数字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学院监控系统、广播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学生信息管理平台、网络设施得到更新,标准化考场、高清教学系统建设项目投入使用。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学院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人才,扩充教师队伍,从行业企业招聘专家,从全国各个省市招聘研究生,实现了教师队伍结构的多元化。从2010年到2015年,新增教师近50人。

2、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

坚持“双证制”人才培养。鼓励在校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是学院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在相继获批为昆山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首批计算机专业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高校、昆山市高技能人才定点培训机构的基础上,2012年9月学院又被江苏省商务厅和财政厅批准成为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培训基地,使我院成为首家获批的独立学院。

探索中高职本科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改革试点。抓住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成功申报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该项目也是唯一一个以由独立学院为牵头高校的获批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搭建了中高职一体化培养平台,为系统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累经验。

加强校企合作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以嵌入式课程、冠名班、订单式教育等模式积极开拓校企共同育人新途径,以设立实验室、联合申报课题、合作产品开发等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以讲座报告、举办专业竞赛、设立企业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加强校企文化交流,使人才培养更贴近行业企业需求。与中软国际集团、江苏华佳控股集团公司、苏州新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目前,与学院签约合作的企业单位增加到101家,为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下了基础。

3专业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专业设置与布局改革成效明显。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和完善学院专业设置,2010至2015年间共申报并获批了9个新专业。学院目前招生专业数增加到31个,专业布局更趋合理。

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力度加大。学院推出一批企业课程、国际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开设98门网络课程,计算机专业课程在线实验教学平台投入使用。

4、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水平有所提高

坚持管理育人、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着重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坚持抓好主阵地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班会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加强班主任队伍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文体演出、演讲比赛、读书比赛、体育比赛、技能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学生公寓规范化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做文明学生。  

5、学院综合实力有所增强,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

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招生专业从2010年23个增加到2015年的31个;在籍学生人数从2010年的7092人到2015年达到了7314人。

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五年获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子项目8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省软科学项目3项、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1项,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1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近20项。

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专业对口率高,薪酬福利较好,就业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在本地区、本行业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学院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条件问题

学院的占地面积、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不足严重制约了学院办学规模的提高,也直接导致了学院“十二五”规划办学规模目标的未实现;目前学院实验室建设滞后,实验实训设施和设备总量不足、性能老化、结构不合理、实训教学支撑能力不强;教学辅助设备、科研仪器设备更新缓慢且数量不足;校园信息数字化、教学现代化建设与兄弟院校相比存有差距。  

2、资产过户问题

学院资产过户工作仍未完成,影响了学院每年的年检达标情况。  

3、办学、专业建设特色问题

学院办学特色、专业建设特色需要进一步凝练,真正彰显产学研深度融合、智能化高效管理、国际化合作办学的苏大应用特色。  

4、体制机制问题

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还需进一步优化,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尚需进一步理顺,职能应进一步优化和强化。  

5、队伍建设问题

学院自身核心师资数量相对不足,师资队伍结构还不够理想,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偏低,副教授以上人数偏少,高层次人才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的机遇

1.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外部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等方针的确立,为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健康而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于2014年6月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六部门及时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具体思路和政策措施,为学院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有助于学院提升科研服务社会能力。积极推进重点实验室、科技园区、产业集群创新联盟、科技研发平台、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等的建设,为学院发挥科研创新优势、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良好契机。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5-2020年)》重点实施的“2136”工程迫切需要更多的应用型高水平人才、特色与品牌文化活动、科研谋划与智力研究等做为支撑。  

(二)面临的挑战

高等院校间的生源竞争、教育资源分配竞争、就业市场竞争等日益加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求更加强烈,学院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课题;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对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院专业结构的优化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创新的任务异常艰巨。  

三、“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思路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国家及江苏省两级“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教育思想、树立职业教育理念、优化办学思维模式,尊重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把学院发展引导到做精做强、办出特色的轨道上来。  

(二)主要思路

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关键,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强化特色、调整结构、提升内涵、扩大开放,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服务地方发展。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融入地方,在服务地方发展过程中完善自身发展,积极发挥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优势。  

瞄准新产业、新技术发展机遇。适应、融入、引领所服务区域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瞄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形成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新格局。促进新技术向生产生活广泛渗透、应用,推动“互联网+”战略在当地深入推进,形成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新优势。  

坚持特色发展。进一步强化等方面的优势特色,积极探索“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之路,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实现重点突破。通过持续重点支持,在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汇聚创新团队、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优势学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优化战略布局。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创新适应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协调四个关系。统筹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强化特色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  

积极性,提升学院整体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学院科学发展。  

(三)办学目标与定位

总体目标: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发展战略、融合发展战略,校地、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战略,职教体系建设战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省内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发展定位:立足昆山、面向苏南,辐射长三角,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办学特色:产学研深度融合、智能化高效管理、国际化合作办学。  

(四)主要指标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主要指标(需补充办学条件部分):  

项目  

2015年  

2020年  

备注  

办学  

规模  

在校本科生数(人)  

7300  

10000  

在校研究生人数(人)  

0  

150  

办学  

条件  

校园面积(亩)  

580  

810  

达标54m2∕生

教学行政用房(m2

93735  

140000  

达标14m2∕生

教学科研固定资产值(万元)  

5719.43  

7000  

相当一部分设备需要更新  

图书总数(万册)  

86.54  

100  

达标100册∕生  

新增办学条件资金投入(亿)  

0.8  

2  

师资  

队伍  

学院自有教师(人)  

80  

200  

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人)  

40  

50  

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  

60%  

90%  

博士学位教师比例  

8% 

30%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21%  

40%  

双师型教师比例  

50%  

80%  

每年增加人员经费(万)  

500  

1000  

专业  

建设  

本科专业数  

31  

35  

研究生专业数  

0  

5  

品牌专业  

省级以上  

0  

1-2  

教改项目  

省级以上  

2  

5  

省级教学实验中心  

0  

1-2  

人才  

培养  

省级以上精品课程  

0  

1-2  

企业课程  

40  

70  

省级以上实验教学中心  

0  

1-2  

省级以上学生竞赛(年)  

10  

50  

二等奖以上  

省级以上大学生科研项目(年)  

15  

20  

国际交流学生人数(年)  

50  

300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97%  

97%  

科学  

研究  

核心刊物论文数(年)  

40  

120  

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年)  

5  

10  

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0  

1-2  

授权专利(年)  

5  

50  

软件著作权(年)  

3  

15  

社会  

服务  

横向项目经费(年)  

10万  

100万  

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人次  

800  

3000-5000  

与地方或企业共建创新平台  

2  

5  

 

三、学院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基本保障

(一)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定位,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认真总结“十二五”期间学院建设和发展的经验,对办学定位,办学特色进行深度研究和宣传,以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共识。学院在理事会的领导下,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学院现有办学优势、发展空间及现有资源出发,科学设计学院建设和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学院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切实解决困扰学院发展的办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后勤服务保障问题。以本规划为蓝本,进一步细化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和交流等各方面工作,在确定办学规模的前提下,落实校园规划建设实施计划,促进学院科学发展。  

(二)完善办学条件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尤其是实训场所的建设,确保生均占有场地和实训场地充足、校舍建筑完备、教学设施齐全、实训设备先进。增加校园土地面积280亩,新建两幢学生宿舍楼,完成学院体育馆建设,并分批次完成现有设施的维修改造工作。

改进实验实训条件。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建设,重点建设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以生产性实训为主的现代化校内实训场所。对现有的实验实训室进行改建、扩建,提升功能;根据学院系部及专业建设规划建设配套的实验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利用校外实训资源,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各系部积极拓展合作企业,试行校外基地校内化,并不断拓展合作的项目和功能,积极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顶岗实习、开发课程和编写校本教材、为企业开发产品、培训职工和输送人才等方面的作用,使学校、企业、学生获得三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推进图书馆建设。以读者为中心,以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构建与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发展相适应,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互为补充,藏书结构合理,藏书重点突出,体现学院专业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管理科学、业务规范、功能齐全的数字图书馆。

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以“互联网+智慧校园”建设目标,以大数据共享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利用、应用深化、跨平台移动接入为重点,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应用水平和服务水平。推广并完善移动端应用,建设校园APP,在支撑平台、业务平台、数据平台、应用平台等四个层面进一步挖掘并实现智慧校园;建设校园大数据共享及分析平台;有效完善综合信息网和信息化场所基础设施建设,以完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首要任务,建设开放、动态、丰富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立网络教学系统、虚拟实验室等;整合计算机资源、文献资源、科学数据库资源、科研设备资源和专家学者资源并实现全面共享,构建一个面向学术创新的数字化科研支撑平台;加强数据中心虚拟化扩展及私有云平台建设,提供创新创业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优化、整合、新建各类信息系统,使教学教务、行政办公、科研合作、服务保障、校园文化等领域的核心业务均达到或超过一类院校标准。

(三)开展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遵循“理顺关系、优化结构、责权清晰、归口管理”原则,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二级学院,实行行政管理大部制,并实行目标管理。  

着力推进学院管理机构改革。将工作内容相同、相近、相似、相关的职能机构进行归并,切实提升管理效能和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实施职员制,所有全职在岗人员均取消原有行政级别,根据岗位贡献度决定职级变动;强化因事设岗、平等竞争、淡化身份、择优聘任、动态管理、严格考核的人事制度和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

创新二级学院管理模式。通过制订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方针政策、筹措和分配办学经费、监督评估和提供服务等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专业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明确二级学院责权利,促进相邻、相近学科专业的交融、渗透,推动学科专业的改造和建设,以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需要。

(四)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双师双能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质量数量并重,优化师资结构。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加大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十三五”期间,每年引专任教师25人左右,使学院专任教师总数达到200名左右,同时,外聘行业企业高水平兼职教师50名左右,使学校师资队伍的规模达到教育部规定的生师比要求,专业、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内,使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博士学位教师达到30%。积极推进教师聘任制度,力争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占专任教师的40%以上,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能够满足学院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队伍建设,实施131工程。明确重点、择优引进,打造一批高水平拔尖人才。根据重点专业和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硕士人才培养需要,“十三五”期间引进10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在本学科领域有良好的学术素养、较高的学术地位、综合实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在学院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以现有专业为基础,加快对专业负责人的培养和引进,“十三五”期间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专业负责人30名左右。鼓励专业负责人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探索完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争取重大教育教学项目,不断凝练专业发展特色,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依托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完善师资培训与发展支持体系,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重点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100名左右,使其在本专业或本课程的教学上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在学校的专业与课程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引领,以专业负责人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结构。

体现应用特色,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适应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除了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充实师资队伍的同时,坚持“分批派遣、保证质量、学以致用”的原则,有计划的将专业教师选派到生产科研和社会实践第一线接受锻炼。修订完善《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专业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暂行办法》,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使“双师型”教师比例提高到80%以上。

(五)以校地深度合作为途径,以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依托地方,联动发展。紧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战略机遇,强化校地对接、校企对接,搭建与区域内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稳定、有效、长效”战略合作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支持,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形成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融入昆山、服务昆山。依据昆山转型升级发展重点,结合我院人才培养优势,通过政企校深度融合,深化与昆山市的对接,并形成长效协同机制,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昆山市与学校协同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部署昆山市与高校有关的重大发展战略,解决重点发展问题;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昆山市与学校校地对接活动,与职能部门密切联系并形成工作交流和互动机制。面向昆山重点发展领域,结合昆山六年行动计划和学院重点发展专业和学科,在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协同昆山市共同建立三个技术应用及服务中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撑和人才资源支撑。

2.优化专业建设布局

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充分发挥苏州大学高职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这一平台的作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关注产业升级和技术结构调整,围绕产业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与地方产业链相对接的专业群。通过改造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专业等方式,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校内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依法设置新专业的机制。改变专业设置盲目追求数量的倾向,集中力量办好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

围绕地方产业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与昆山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相对接,整合发展机械类、电子类专业群;与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现代金融、服务外包、商贸物流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相对接,整合发展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群;与昆山旅游度假区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相对接,整合发展学院文化创意类专业群。依托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办学,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将教育部--中兴通讯ICT项目打造成教学与科研的超级平台。以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落地我院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兴通讯在ICT(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产业优势,促进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合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水平。“十三五期间”,借助该平台培养双师型教师10人,培养160名社会急需的毕业生,中兴通讯学院在校生600多人,同时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打造“中兴通讯”模式。

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深度合作融通共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继续做好企中校、校中企、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冠名订单培养、校企联办技能竞赛、企业课程和企业教师建设等校企合作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勤会”模式、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风云”模式和通讯人才培养的“中兴通讯模式”,推广辐射至全院各个学科和系部,努力形成每个学科专业都有适合本学科专业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革。把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列为学院“十三五特色建设项目”。把推广应用案例问题式学习、合作研究式学习、过程体验式学习、成果导向式教学、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方式方法,作为当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把减少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推进成效作为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力争通过实施有效评价、考核、激励措施,在各专业和课程中形成较为稳定有效的教学改革做法,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4.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创新驱动新机制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强调企业创新主导作用,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继续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学院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联合区域行业企业和专业孵化器在校内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利用好区域行业企业和孵化器资源,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完善国家、地方、高校、系部四级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扩大覆盖面,促进项目落地转化。

建成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坚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理念,“十三五”期间建成覆盖学院三个主要学科和专业群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专业性创客空间(工业4.0、互联网+、文化创意、现代电子商务等);在专业性创新创业基地和创客空间的基础上,联合著名创业服务企业或机构,建成校级大学生创客空间,发挥跨界融合、跨学科融合的优势,努力培育和支持创新创业学生的创业发展意愿和创业项目,争取每年培育孵化项目2-3项,积极联系专业孵化器,对接种子投资、天使投资和专业投融资机构,促进和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根据学院转型发展要求,适时创建大学生科技园。

5.完善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机制

探索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实践能力提升为重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按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及有关试点任务要求,依托苏州大学学科优势、整合师资队伍、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基地建设等方面,统筹学院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方案,确保我院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促进与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有机衔接。建立与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支持。适当扩大招收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毕业生的比例。根据学习者来源、知识技能基础和培养方向的多样性,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

6.全面推进国际合作办学

加快开放步伐,推进校际间合作交流。继续推进各类校际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出国深造,“十三五”期间力争学生出国(境)率达到在校生总人数的5%。建立和完善出国留学生培训制度、选拔推荐制度、出国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中外大学学分互认、转换制度,按照“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原则,积极做好学生海外学习的服务工作。开展校际学生交换,以学分互认、中外双方文凭、带薪实习等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学生长、短期出国(境)交流项目,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出国交流学习。

扩大规模,加速学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开创应用技术大学层次的中外合作平台,申报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苏大应用技术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十三五”期间实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五个以上,每个专业每年招生60人左右。

(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厚重的人文修养培育为内涵,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相匹配的校园文化。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吸收现代大学,尤其是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继承和弘扬学院的优良传统,积极营造严谨求实、科学民主的学术氛围,不断提升师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从完善和宣传校训、校歌、校标入手,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教风。积极搞好校园文化创新、品牌文化创建和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努力构建学院精神文化,增强学院办学的凝聚力。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要逐步建立健全民主、科学、创新的各项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从制度上保证学院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形成学院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以二级管理建设为契机,每个二级学院围绕自身专业特点,强化制度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建成特色鲜明、积极进取的二级学院制度文化。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利用“十三五”期间学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实训大楼重新调整和图书馆改造等契机,建设好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合理划分、调整布局师生员工的活动场所,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加强校园网、广播台、讲座论坛、自办刊物、宣传橱窗等宣传思想文化载体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宣传思想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广大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崇尚学术,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管理人员要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努力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上、学习上不断追求进步,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奋发努力,立志成才。

开展学校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的建设工作。重视品牌形象的推广,重视公共关系工作,重视学院形象宣传工作,扩大学院在苏南、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提升学院品牌的价值。

(七)探索党建工作创新机制,为学院发展和师生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政治、责任、阵地、底线意识”。  

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法治学、民主管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不断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加强党支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逐步建立党组织二级管理层级架构,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考评办法。严格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切实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个条例,落实“两个责任”,加强作风建设。  

前一篇

关闭